今天是:2025年4月7日 星期一 
 
新闻资讯
  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黄河几字湾”好柿当头 农家土特产变俏销品

发布时间:2024-05-25 14:07:45 

巴彦淖尔5月14日电 题:土特产变新宠 黄河“几字湾”上好“柿”发生

记者 张林虎

立夏后,气温升高,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一处黄柿子种植基地里,种植户王芳萍正在采摘。一串串果实饱满、晶莹剔透的黄柿子挂满藤蔓,散发出清香。

王芳萍承包了两个温室大棚种植黄柿子,现在正是上市季节,每天可采摘600多斤鲜果,两座棚子的年收入超过8万元。

王芳萍说,以前都是自己留种,种子的质量参差不齐,黄柿子的品质也逐渐下降,容易裂果,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。如今换了品种,黄柿子才能卖出好价钱。

一锅黄柿子火锅端上桌,一股清香扑鼻而来。汤沸后,香味更加浓郁。先喝一碗汤,这是吃黄柿子火锅的规矩,既开胃又爽口。

在五原县一家黄柿子火锅店,没到饭点就有不少食客入座。点几碟小菜,涮几片鲜肉,聊聊天,在火锅的香气中享受美食。

火锅店负责人张飞介绍,这段时间始终火爆。“每天就餐人数约500人,销售额约5万元,回头客超过50%。”

五原县位于河套平原腹地,地处黄河“几字湾”最北端,是全国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。这里水、土、光、热资源丰富,加上北纬41度农作物生长黄金带的独特优势,赋予了五原黄柿子独特的品质,色泽金黄、果实饱满、营养丰富、沙甜可口。

五原县绿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靳存旺介绍,近年来,五原县采取“政府+科研院所+企业+农户”模式,在培育本土品种的基础上,培育出两个新品种。

靳存旺说:“新品种既保留了黄柿子的原有口感和营养,又提高了产量、减少了裂果,提高了商品率,同时减少了病虫害。”

为了让当地的黄柿子“酒香”不寂寞,五原县依托电子商务赋能乡村振兴。

在五原县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,王恽早早开始忙碌。“今天要发1万多单黄柿子,分拣好的要快速装车,及时送到客户手中。”

王恽主要销售河套农特产品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她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积累了一批客户。最近,她家的黄柿子订单持续增长,成为电商市场的新宠。

王恽说:“我们每天向种植户收购近万斤黄柿子,日销售量稳定在2000单左右,销售额约5万元,大部分都发往北上广。”

黄柿子炖羊肉,让人垂涎欲滴。(图片由五原县融媒体中心提供)

五原县电商服务中心主任周璇表示,目前产业园内汇集了 45 家黄柿子销售店铺。去年,全县通过网络售出黄柿子约 27.5 万单,销量高达 137.5 万斤。

除了提升黄柿子种植和销售效益外,当地还致力于黄柿子深加工,延长产业链,实现其全方位开发。目前已推出黄柿子汁、黄柿子气泡水和黄柿子果糕等产品。

据了解,目前五原黄柿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。种植面积超 3000 亩,年产量达 2 万吨,产值超 2 亿元。产业链从业人员超万人,全产业链产值约 5 亿元。依靠黄柿子,当地人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收益,收获了“柿”意盎然的好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