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 注册 退出
信息详情
  当前位置: 首页 > 生活服务
电饭煲100元和1000元的有啥区别?被邻居“数落”后,我终于懂了
0
  **** 联系人:
北京市

别把15元/斤的大米做成5元/斤的口感。

这是邻居对我说的原话:今天中午是我第一次到邻居家蹭饭,做饭的时候看到她家用的高端电饭煲。再看一下我自己家,那个电饭煲还是买空调获得的赠品,目测价值不超过100元。

邻居说她家的电饭煲花了1000元,我惊讶于它的价格,邻居却说这才是物有所值

.01受热

“你家电饭煲会糊底吗?”

我点点头,当然会糊底!打我记事开始,就没见过不糊底的电饭煲。我甚至还有点喜欢糊底,把它抠下来放嘴里嚼,真的很香。

邻居却向我展示了她家的锅

完全不会糊底不说,米饭还能轻轻松松倒出来。这当然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,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受热——

内胆受热不均匀,就会糊底。好内胆的导热好、形状好、涂层好,再加上好电饭煲的加热线圈也不局限于底部,侧面也有,所以锅里的米饭是同时热起来的,就不会糊底。

糊底不仅仅是浪费一些大米,还会导致底部米饭的口感偏硬、顶部米饭的口感偏软。一锅米饭里,只有藏在中间的那一部分是最好吃的。我家米饭口感不像焖熟的,像被开水泡熟的

PS:我回家以后偷偷试了一下,还真的是这样!

.02速度

“你焖米饭需要多久?”

我一想:半小时呗!邻居却摇摇头,说我家的时间太长了。她的锅焖米饭,只要15分钟就够了——但是焖的时间稍微长点,米饭会更好吃。

我从来没想过,焖米饭的时间长短竟然还和锅有关系。

后来我回家查了一下资料,发现好锅果然是不一样。好锅焖饭速度更快,得益于它的火力大、温度高:

•电饭煲的火力,与功率有关。邻居家那口锅的功率是1300W,我家的只有600W。

PS:也不能盲目选大,功率越大越容易糊底。邻居家这么大功率却没有糊底,可见锅体的设计、材质都很好。

•电饭煲的温度,与压力有关。很多高端电饭煲都加入了「微压」功能,就是焖米饭的时候像高压锅一样把锅内压力升高。这样水温就能超过100℃,速度快而且做饭更好吃。

.03口感

“你把15元/斤的米做出了5元/斤的口感。”听邻居建议买的大米

买大米这事,我之前也请教过这个邻居。我跟她学的,在我们本地超市买米。就是贵了点,15元/斤,但确实要比我之前买的好吃。

这次邻居却说,我把好米都浪费了。

我在邻居家吃到的米饭,是粒粒分明、有弹性。而我自己在家焖出来的米饭,除了香味浓郁一点以外,在口感上和5元/斤的大米相差无几。让我尝尝刚出锅的米饭~

大米的口感,和电饭煲“聪明”与否有很大关系:

我家的电饭煲就不聪明,焖米饭时就是一直加热。加热到里面的水分没有了就停止加热,然后开始保温。保温到预定时间后开始提示,告诉我米饭焖好了。

邻居说她的电饭煲并不是一直加热,而是将整个焖饭过程分成了6个阶段,分别对应不同的温度。合理的温度,能让米饭获得最佳的口感。不同阶段的火力要求不同

.04功能

“你家的电饭煲能做什么?”

我说还能做什么,电饭煲不就是用来焖米饭的嘛!邻居却说不是,她家的电饭煲不仅仅能用来焖米饭:还能煲汤、熬粥、炖菜等等

那时候我还以为是因为我不会用,问了邻居的菜谱(邻居家的电饭煲上有预设菜单,一键就能完成。我家没有,心想着只要记好时间就行了),我回家也试了试。预设菜单也有,但是比较少而且不好用

后来发现真的不行:

我家炖菜会糊底,煲汤会溢锅,熬粥就更别说了,直接从盖子的缝隙里冒了出来。

想来还是和“聪明”有关,好电饭煲并不是一直加热,而是根据食材、菜谱合理安排温度。像我家这种电饭煲,除了米饭就啥也做不成了。

不仅仅是电饭煲,任何家电都是一样:功能越多,闲置率就越小,也就越物有所值。

.05细节

“细节决定质感。”

我一眼就看出了邻居家的电饭煲价值不菲,尽管那时候我还没用。因为这台电饭煲的这种细节设计,都明显与我家那台不同。

外观细节上,高端电饭煲的表面更平整、更厚实。摸一下会更明显,感觉手是摸在了金属上面,而不是塑料外壳上。

使用细节上,我家电饭煲的出气孔露着一道大缝,颜色还和锅体不太一样,像块狗皮膏药。邻居家的却藏在深处,外壳平整,完全不显突兀。

操作细节上,高端电饭煲的预设菜单更丰富,甚至还能连接小程序远程控制。我家那个就别说了,粗糙的按钮,毫无质感可言。

……

类似的细节差别还有很多,就不再一一列举了。以前觉得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这句话不一定对,现在看来,至少在这些传统产品上,这句话还是适用的。


QQ: 微信:
网友回复
加载中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