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教师自曝降薪四万引热议 真实情况揭秘 |
|
**** | 联系人: |
近期,部分高校教师面临待遇调整的情况。
临近年末,有高校教师在社交平台反映薪酬下降。据称,兰州高校已持续下降“一两年”,约为“15%”;山东一高校教师表示,“平均每年降4万”。
从反馈来看,这一现象蔓延至多个地区。天津、重庆、陕西、云南等高校教师也反映“降薪”。有人称“降了些,主要是补贴取消了”;有人反映“绩效下降”;还有人爆料降薪幅度较大,“2022年降了25%!”、“降了4000多元”。
降薪原因不详,但总体经济环境受到疫情影响,教育行业也不免波及。具体表现为绩效奖金减少。
值得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高校教师收入都受到影响。有教师表示“涨了小几百”,也有教师称“都涨到养老保险和年金里了”,甚至有辅导员报称涨薪。
绩效工资调整是引发降薪的主要因素。绩效工资包括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。
其中,基础性绩效工资用于支付教师完成本职工作要求的薪酬。例如,某高校规定,承担教学任务260学时的教学人员可获得相应的基础性绩效工资。未达标者将面临扣款,甚至影响年度考核。
奖励性绩效工资则根据教师工作量和贡献发放。高校会根据自身情况定制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标准。
华南农业大学公开公布的《华南农业大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办法(试行)》显示,该校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包括人才培养绩效、科研服务绩效和学院管理绩效三部分。
人才培养绩效的权重最高,占 62%;其次是科研服务(30%)。
高校绩效工资的调整主要取决于绩效部分。能力强、业绩突出的人员工资会更高。
例如,发表顶尖论文、申请到国家级项目或获得各种奖项的教师,科研绩效自然会更高。
近年来,国家一直关注并出台政策推动高校薪酬制度改革,提高教师待遇。
2015 年,教育部宣布改革教师绩效工资政策,大幅提高教师工资绩效部分的比例。
2016 年,《高等学校“十三五”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》要求推进高校研究人员聘用制度改革,建立与岗位职责、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。
2020 年和 2021 年,人社部等部门均提到要促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。随后,各地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。
2016 年,江苏率先出台《关于深化高校、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实施意见》,根据高层次人才密集度、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和科技成果转化率等因素,给予高校 10%、科研院所 15% 的绩效工资总量,扩大科技人员的分配空间。
2022 年,《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发展规划(2021-2030 年)》强调完善高校绩效工资分配机制,向关键岗位、优秀人才、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倾斜。
甘肃高校也向教学一线、关键岗位、高层次人才、业务骨干和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倾斜绩效工资分配。
在薪酬改革趋势下,许多高校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改革方案,稳步推进。
华东师范大学出台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绩效方案》,建立以岗位评价为基础、岗位业绩为标准、岗位贡献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。
长春建筑学院 2022 年实施新一轮教职工薪酬福利调整方案,投入 1500 万元用于工资和福利调整,完善薪酬体系和工资结构。
近年来,武昌理工学院多次调整教职工薪酬方案,大幅提高薪酬福利待遇。仅岗位工资和年度绩效考核奖金两项,就比往年增加了近 1000 万元/年。
除薪酬改革外,国家还允许教师适度兼职兼薪,为教师增收提供了新途径。
例如,安徽宣城高校教师若担任民营企业“科技副总”,绩效评估良好以上,可获得相应补助。
依法依规是兼职底线。高校与教师应约定兼职权利义务,教师不得泄露技术秘密或损害高校权益。教师兼职需经高校同意并公示。
兼职报酬原则上归个人所有。高校教师可利用一两个月时间“走出去”兼职,既能增加收入,又能增长见识,实现双赢。
部分高校对教师兼职规定:
北京大学:教师校外兼职时间全年不超过60天,占用工作时间每周不超1天,全年不超22天。
复旦大学:教学科研岗位教师原则上不得占用工作时间兼职,特殊情况每周不超1天。其他教职工校外兼职不得占用工作时间。
南京大学:教学科研人员原则上不得占用工作时间兼职,特殊情况每周不超8小时,并需严格审批。
QQ: | 微信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