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意评审”疑云笼罩985博士生盲审 |
|
**** | 联系人: |
一个充满敌意、极不负责、毫无学术依据的恶意评审,却能扼杀一个优秀青年学者的学术生命。这合理吗?
5月12日,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发表文章,痛斥其指导的博士论文遭遇“恶意评审”,指责这种行为无异于“草菅人命”。
事件引发轩然大波。
起因是,5月12日,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在署名文章《“恶意评审”如何评价和运用?基于武汉大学一篇博士论文评审意见的分析》中表示,“本人指导的一篇博士论文,遭遇了恶意评审。
这篇评审意见违反了学术评审基本原则,与评审者所展现出的学识有限、水平不足以承担如此严肃的学术评议工作相比,其评审态度之傲慢、判断之武断、标准之主观,让人叹为观止。”
该文发表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——“新乡土”账号上。但据了解,该文章已删除。
对此,吕德文向《中国科学报》表示已知悉此事。
5月13日下午,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,学院已了解吕德文教授文章反映的问题,并已介入处理。
盲审不合格,不同意答辩
让吕德文“鸣不平”的这篇博士论文题为《县域社会中的商人群体及其经营行为——基于阳县的田野调查》。
吕德文引述的匿名评审意见对论文的总体评价是不合格,不同意答辩。
评审意见否定了论文的选题,认为“商人涉及各行各业、不同规模的经营类型,选择一个细分行业进行研究就不容易了,还覆盖几十万人口的县域全体商人、覆盖不同时代,选题过于宏大,非常难驾驭”。
对此,吕德文认为,学位论文选题既可以是宏观问题,也可以是中观问题,还可以是微观问题,其合理与否与论题是否宏大、是否容易驾驭无关,只与研究可行性有关。
他指出,这一评价违背了学术评审的科学性和创新原则。博士论文是青年学者的第一个正式作品,创新性是关键要求。论文选题“难驾驭”,恰恰说明选题具有前沿性和研究难度,具有创新性,应该肯定而非否定。
评审意见还认为,“虽然论文篇幅很长,看似工作量饱满,笔者仍然认为这不是一篇知名学府、文科见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应有的质量。”对此,吕德文表示,这一评语是对作者的恶意中伤。
他强调,公正、公平、客观评价是学术评审的基本原则,学术评审不受作者身份、学术地位、研究机构等因素的影响。在一个成文的学术评审意见中,公然违背公正公平原则,将学术作品评价和对作者所在单位的看法建立因果联系,这是非常罕见的。
评审意见还指出论文“分析框架的学理性和创新性不足,研究方法不够规范,研究结论也过于宏大,博士论文的理论贡献不足”,提出了十条待商榷或可完善之处。
吕德文对此表示遗憾,这十条并不是以“商榷”语气出现的,几乎都是以反问和质问的口气提出的。
论文的评审存在诸多缺失,反映出评审者知识浅薄、主观偏见严重。
评审者对研究方法缺乏深入理解,对质性研究采用的个案研究方法理解不透彻。评审意见中质疑论文研究方法的科学性,反映出评审者对定性研究的认识不足,评审能力有所欠缺。
评审者未提出任何建设性意见,未能履行完整评审职责,缺乏客观、公正的评价原则。盲审应当不受个人情感或利益影响,依据事实和证据进行评价,评审者应避免主观臆断和武断评价,尊重学术研究者的努力与创新。
评审专家应避免偏见,不受学术流派等因素干扰。恶意评审的本质是脱离客观性原则。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已介入调查处理此事,学校有申诉机制,以保障学生权益。
盲审制度存在弊端,近年来已引发多起导师鸣不平事件。国内外高校的学生因盲审被卡在学术大门外的情况时有发生,暴露出盲审制度的不足,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。
当时,作者简直惊呆了。给导师打电话告知盲审结果后,导师也惊呆了。因为给出的意见毫无参考价值,所以作者怀疑专家根本就没有认真阅读全文。
导师带着作者准备了大量材料,向学院学术分委会汇报准备申诉。学校同意后,作者和导师去研究生院二次送审。导师表示,一定要避开之前的专家,并更改了送审关键词。
至此,申诉流程结束,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。在这期间,作者回到学院。院长找作者谈话,委婉地表示不能毕业就无法留校。作者彻夜难眠,感觉自己计划好的道路被打破,甚至不敢告诉家人可能要延期毕业。
经历了煎熬和等待,二次盲审终于通过了!作者顺利毕业。毕业前夕,作者表示自己去买了彩票,碰到了盲审如此不负责的专家,二次送审通过了,想必运气会很好。作者也希望硕博生一定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毕业论文,如果盲审出现问题一定要记得申诉,太折腾人了。
越来越多的硕博生也表示,自己也经历过自信以为盲审一定过,结果却挂了的情况。有时候真是欲哭无泪。
盲审的初衷
盲审的初衷是把关研究生质量,拒绝“水货”研究生,但不意味着盲审制度没有漏洞。
吕德文教授曾经表示,学术评审是学术生产机制的核心制度,广泛运用于成果发表、项目评审、职称评定、人才评价等领域。
近年来,为避免人情干扰,双向盲审(评审者和被评审者均匿名)制度被广泛使用。但盲审制度也制造了恶意评审现象,严重影响了学术评价的公正性、评审人的合理权益和学术创新。
比如,二次盲审因为换了专家而由不通过转为通过。那么,盲审如何挑选专家?由谁来挑选专家?专家的人品如何?这些都太主观,而一票否决制度又将研究生一锤定音,似乎不太合理。
总结
一方面,我们不能在面对盲审时太过自信,一定要给自己留足时间来应付变数。
盲审制度的不合理环节也应当有一定的改善,毕竟是一票决定别人前途的事,自当更慎重和严谨些。
QQ: | 微信: |